通过性传播的疾病有哪些?怎么预防 发帖

我叫菊花 发表于 昨天15:23

第 1 页

一、常见性传播疾病(STDs)
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疾控部门分类,主要性传播疾病包括以下类型:

1. 细菌性感染

· 梅毒:由梅毒螺旋体引起,病程分三期(硬下疳、梅毒疹、全身器官损害),可母婴传播。

· 淋病:淋病奈瑟菌感染,表现为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,孕妇感染可致新生儿失明。

· 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:引发尿道炎、宫颈炎,无症状感染率高,可导致不孕。

2. 病毒性感染

· 艾滋病(HIV):攻击免疫系统,通过性接触、血液、母婴传播,潜伏期可达10年。

· 生殖器疱疹:单纯疱疹病毒(HSV)感染,表现为生殖器水疱,易复发。

· 尖锐湿疣:人乳头瘤病毒(HPV)感染,导致生殖器疣状增生,部分高危型HPV可致宫颈癌。

3. 其他病原体感染

· 滴虫性阴道炎/尿道炎:阴道毛滴虫感染,通过性接触传播,症状包括分泌物增多、瘙痒。

· 念珠菌性阴道炎:真菌感染,表现为外阴红肿、豆腐渣样白带。

· 乙肝/丙肝:部分通过性接触传播,与血液、体液暴露相关。

二、核心预防措施

1. 安全性行为

· 全程正确使用避孕套:降低HIV、淋病、衣原体等感染风险达80%以上。

· 减少性伴侣数量:多性伴侣感染风险增加3-5倍,建议保持单一性伴侣。

2. 疾病筛查与治疗

· 定期检测:高危人群(如多性伴、男男性行为者)每3-6个月检测HIV、梅毒、淋病等。

· 伴侣同步治疗:避免交叉感染,如梅毒患者需通知伴侣共同治疗。

3. 疫苗接种

· HPV疫苗:预防90%以上宫颈癌及生殖器疣,推荐9-45岁女性接种。

· 乙肝疫苗:降低乙肝感染风险,需完成3针接种并定期检测抗体。

4. 卫生与行为管理

· 避免接触感染源:不共用毛巾、剃须刀等可能接触体液的物品。

· 注意清洁:性行为前后清洗外阴,男性包皮过长者需每日清洁。

5. 特殊场景防护

· 血液接触:避免共用针具,献血需至正规机构。

· 医源性防护: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侵入性操作(如纹身、打耳洞)。

三、重点疾病预防细节

疾病 额外防护建议
HIV 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(PEP),阻断成功率超95%。
梅毒 孕妇需在孕早期检测并治疗,避免胎儿感染导致先天梅毒。
尖锐湿疣 感染者治疗后需随访6-12个月,伴侣需同步检查。
淋病/衣原体 青霉素耐药淋病增多,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(如头孢曲松)。

四、误区澄清

1. “安全套完全防性病”:对HPV、疱疹病毒保护效果有限,因病毒可能存在于避孕套未覆盖区域。

2. “无症状即无感染”:衣原体、HIV等感染初期可能无症状,需主动检测。

3. “口交无风险”:可传播HPV、疱疹、淋病等,需使用口交专用套。

五、总结

性传播疾病防控需结合行为干预、医学筛查、疫苗接种三管齐下。建议:

· 性活跃人群定期体检,高危行为后立即检测;

· 感染者及时治疗并告知伴侣,避免疾病扩散;

· 公众消除对性病的污名化,主动获取科学防治知识。

注:若出现生殖器溃疡、异常分泌物、持续发热等症状,请立即至正规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。